新闻动态

古代暹罗王室珍藏的紫砂器,你见过没?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0:39    点击次数:60

图片

清中晚期,外销暹罗的宜兴砂壶,主要为朱泥小品,以小圆壶、直筒壶为普遍常见,泥料有天青泥、紫泥、段泥、朱泥、梨皮砂等几种。

史载光绪年,泰国国王拉玛五世因贸易与国力鼎盛,在位期间,向宜兴订制了紫砂壶,迄今多个朝代的皇族与后裔依然藏有一定数量的宜兴紫砂器,其中泰国都西皇宫拜满眉喀阁藏有宜兴紫砂精品。

图片

出口泰国的水磨抛光紫砂

部分壶底印有泰文“拉玛五世”印记、“鼠”印记、南传佛教经文或楷书“贡局”等字款。这批精致的砂壶除泰国宫廷和皇族自用外,拉玛五世国王亦赠于泰国一家皇家寺庙使用,订数不多,颇为珍贵。

远销暹罗(泰国)的紫砂壶,造型上与我们常见的紫砂壶不尽相同,泰国客商订制了紫砂壶,在宜兴当地或出口至泰国进行抛光处理,并将盖钮、壶嘴端部及口沿盖沿部包上金属(主要是铜,也用金、银的)产生一种特殊的观感效果。

图片

清早期 荆溪邵茂中制朱砂古莲子壶

壶作高宫灯壶式,也属古莲子式。胎质中砂砾泥脂匀称隐现,烧制完美,几近临界点,发色娇艳润泽,讨人欢喜。

图片

此壶形体甚大,卧足,耸颈,弧盖,大珠钮,三弯流,宽鋬环,气韵壮硕轩昂,式度凝练而大气,流嘴伟岸坚挺,圈把环扣有力,壶钮饱满如蘑菇状,赏之令人心醉,真逸品也。

图片

清早期 庚寅中秋孟臣仿古款朱泥君德壶

此器胎质似栗子,泥胎缜密,窑火得宜,声韵铿锵。胎质光泽收尽,素面相见,犹如胭脂未饰的村妇。然一经茶汤滋养,不数日,立现精神奕奕,此乃养壶之妙也。

图片

图片

清晚期 鸣成款朱泥三足莲子壶

此壶作莲子式,溜肩、鼓腹,塑以浑圆底,等边匀称承三钉珠。壶胎质薄,流嘴与鋬环制作纤巧,宛若纤纤玉手。观全器线条饱满,且凸显张力。

图片

图片

清中期 乾隆年制大亨款水滴钮朱泥大亨掇只壶

此壶形制丰腴,胎质温润。一弯短流,上缘略略隆起,收束于壶嘴,出水利索。壶盖与壶钮均十分圆融饱满,鋬环坚实有力。

图片

图片

清晚期 孟臣槐记款朱泥芭乐壶

小品水平壶,俗称“芭乐”式。壁薄而坚实,胎质纯而细腻,通素无纹饰,简洁古雅。上配宝珠壶盖,全器砂质精炼,色泽纯正饱满,做工精良。

图片

图片

清晚期 德合如记款段泥六方思亭壶

紫砂方器颇为不易,难度为六方形为最。此六方壶式,镶身筒功法成型,六瓣片片相接,身筒泥片呈微内凹。除此,流、钮、盖、鋬,均作此功法,由上俯视层层延伸若星芒,构思巧妙,加上胎薄精致,体型盈巧,实属难得佳作。

题识:德、合、如、记(盖墙)。

图片

图片

清晚期 袁义和制池水正含春孟臣款朱泥笠帽莲子壶 

笠帽莲子壶式,内圈足,短颈,平盖弧起,中塑珠钮。此壶泥胎轻薄,窑烧坚致,直流坚挺,流与銴匀称,以凸显壶身的张力,略显玲珑小巧的意趣,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。

钤印:水平(盖款)。

题识:池水正含春。孟臣(壶底)

图片

清中期 小岘春回说六安孟臣款朱泥虚扁壶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电竞赛事数据软件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